在苏州城市民生体系中,保障肉类供应一直是国有企业的核心职责。作为苏州市农发集团旗下的生猪产业平台企业,苏太40年来始终肩负这一使命。从种猪繁育、标准化养殖到现代化屠宰加工,从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到终端门店覆盖,苏太构建起了一条完整的肉品供应链,成为保障苏州“肉案子”的重要力量。
面对消费升级和生活方式变革的新形势,苏太积极探索从“保供应”向“引消费”的战略转型。在保持“保供稳价”传统优势的同时,如何打造“第二增长曲线”,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课题。
产品升级:从“部位肉”到“场景化”产品升级
走进彩香菜市场苏太肉品专卖店,市民林女士正在选购一款“亲子套餐”。“这个组合包含儿童肉松和低盐排骨,既方便又健康,特别适合我家上小学的孩子。”林女士说。
这正是苏太肉产品转型的缩影。“消费市场的变化很多,比如过去我们的产品以部位划分,现在更注重消费场景。”苏太相关负责人介绍,针对现代家庭需求,企业推出了适合煲汤的黑猪筒骨、儿童食用的里脊肉、朋友聚会的火锅套餐等新产品。这一转变背后,正是企业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握。
渠道革新: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服务
数字化转型也成为重要抓手。通过上线微信小程序,苏太实现了线上订购、会员服务等功能,推动从传统供应链向用户运营转型。
小程序不仅是个销售平台,更是连接消费者的重要纽带。家住园区的退休教师于阿姨,在日常参加太极训练班的间隙通过“苏太肉”小程序,仅用5分钟就完成了下单,第二天就收到了预订的肋排和肉馅。“手机一点就能买,还能看到肉的来源信息,很放心。”于阿姨苏说。
据悉,目前苏太肉已形成覆盖社区菜场、机关食堂、学校企业、线上平台的全渠道销售网络。“我们不仅要做好城市保供,更要成为品质生活的推动者。”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,通过产品升级、服务优化和数字化建设,苏太正从传统供应者向“城市生活服务商”转变。
角色转变:坚守保供初心 开拓市场新局
苏太从“保供应”到“引消费”,推动了国有企业角色从“基础设施”向“生活服务者”的升级。通过产品风味提升、消费体验升级、内容传播协同,苏太实现了从“你需要我”到“你选择我”的品牌身份切换。这种选择,来自于品牌信任、产品体验、服务情绪,是一种“生活关系”意义上的贴近性。
作为国有企业,苏太始终坚持保供稳价的社会责任。“稳得住是国企底色,跑得快是发展要求。”苏州市农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,民生供给企业,也具备极强的市场成长性,只要敢于转向、善于协同、勇于进化。
未来,集团将继续扛稳扛牢生猪稳产保供职责,持续推动生猪产业改革创新,为苏州市民提供更优质的肉类产品和服务。
上一篇:致敬坚守者 慰问送清凉 | 半岛平台工会开展高温慰问活动
下一篇:返回列表